「偏鄉教育」問題在哪?
文章摘自 獨立評論@天下
作者 劉政暉
學測公佈之後,在多個「滿級分」「創紀錄」中的報導中,夾帶了南部一所高中因為學測成績表現不佳,校方出來發表聲明的新聞,瞬間引起大家的討論。可以發現,從新聞到各個評論,多半仍聚焦在單純的「經濟」與「教育」問題,忽略了「社會」與「心理」因素在這個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。偏鄉的問題到底是什麼?又該如何解決呢?
在台灣要轉變成六都時,學者紛紛對偏鄉的再度「偏鄉化」提出警訊。果不其然,在城市範圍確立後,一般院轄市的人口流出,連帶著醫療、社會福利甚至教育資源都連年惡化。
「偏鄉資源不是很多嗎?」你或許會問。答案是或不是,端看你指的是「看得到」的「硬體」資源,或是「看不見」的「軟體」資源。
以公立的偏鄉小校來說,的確每3到5年就有機會針對電腦等硬體設備做汰換,相較市區學校感覺不算太差。可是政府以「效益」衡量、無法編列足夠的師資,往往僅提供一堂課200、300元,連貼補車資都不夠。即便偶爾能幸運請到熱血付出的教師,但在經費青黃不接下,保持穩定的師資根本是難如登天,學生的學習中斷更是常有的事。以一位正式教師約4萬元的薪水來算,政府3年需要支出上百萬元,但電腦設備不出幾十萬就能打發,僅對實體物件很「有感」的台灣民眾,自然地就會開始產生錯覺。
複雜的偏鄉問題,實非一時半刻可能解決,期待每一位希望台灣教育可以改變的夥伴,能夠以更寬廣、更多元、更有創意的方式來重新看待「偏鄉教育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