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希望孩子長大後變得「更聰明」,還是變得「更快樂」?
本文摘自《不管孩子,比管孩子還難》
父母的課題: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?
記得我曾看過一篇文章,是普林斯頓大學教生物倫理學教授彼得.辛格博士所寫的,他說,有一天他開車載著全家人出門,後座的女兒忽然趴在椅背上問:,你希望孩子將來長大後,成為怎樣的人,你現在就開始朝這方向引導、管教。
記得我曾看過一篇文章,是普林斯頓大學教生物倫理學教授彼得.辛格博士所寫的,他說,有一天他開車載著全家人出門,後座的女兒忽然趴在椅背上問:「爸爸,您希望我們將來長大後,變得更聰明?還是變得更快樂?」起先這位教授沒有太注意女兒的提問,可是他一面開車一面想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,便把車停在路肩,並對女兒說:「我真的希望妳將來成為更快樂的人。」
問題是,父母該如何才能幫助小孩成為快樂的人?或者說,快樂的人常具有哪些特質?快樂不是只會哈哈大笑而已。快樂是一個人能接受自己,覺得自己會做事,確認自己做對了,做好了不少事,因而喜歡自己,進而成為一個快樂的人。這樣,笑容就常自然顯現了。
照這麼說,我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,就可以開始引導他們、給他們機會,練習如何肯定自己,提升自尊。
你有沒有想過,你希望自己的小孩將來20歲、30歲、40歲、甚至50時,是個什麼樣的人?如果我猜得不錯,很多父母很少問自己這個問題。
我們的重點多半是放在小孩的衣、食、住、行、學業,還有安全各方面。很少想到,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。
換句話說,我們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,我們就應該照這個方式、方針去管教他們。
你希望孩子唯命是從,還是毫無責任感?
好比說,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將來是一個唯命是從,別人叫他做什麼,他就做什麼的人。那麼父母從現在起就對他們嚴加管教,說一不二,把他們當作軍隊裡的士兵一樣,一天到晚對他們下命令,指示他們該怎麼做。反之,如果我們希望他們將來像1960年代的嬉皮一樣,隨心所欲,毫無規律,毫無責任感,甚至流浪街頭、吸大麻,那我們從現在起就什麼都不要管他們,讓他們想做什麼,就做什麼。
我想,大部分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將來是以上兩種極端的人:唯命是從,或隨心所欲。 我們都希望兒女將來有明辨是非的智慧。按他們的年齡學習如何做決定,並為自己的決定和行為負責。那麼我們就要從孩子還小的時候,朝這個方向管教和帶領他們。
Comments